简介:大多数人也想去改变未来,改变现状,但是每当行动的时候,总会退缩,因为我们习惯于当前的环境。如果你读过笔者之前的文章,会发现在每一篇文章中,都有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。但是有人跟我抱怨:“你说的解决方案都挺 ...
大多数人也想去改变未来,改变现状,但是每当行动的时候,总会退缩,因为我们习惯于当前的环境。
1. 忘记“沉没成本”我们肯定看见过或者听说过类似的故事:有些情侣每隔个三五天就闹一次分手,但是过了几天,他们又和好了。明眼人一看就觉得他们不合适,但是他们就好像为了故意折磨对方似的,强行的谈恋爱。如果我们去问他们原因,他们会这样说:“我确实一点都不喜欢他。但是,我的青春全献给了他,如果我和他分手,那我的整个青春不就都浪费了么?”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,沉没成本是指依照过去决策所消耗的,并且无法挽回成本。比如上面的例子,“因为分手而造成青春时光的损失”,就是情侣的沉没成本。很多人在遇到可能产生沉没成本的选择时,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:因为对之前浪费成本的“不甘心”,我们徒劳的希望找到合适的补偿,却浪费了更多的时间。类似的例子还有:很无聊的电影,却因为心疼电影票,忍受了2个多小时看完了。去吃自助餐吃到撑不下,却忘记最重要的其实是吃的开心。明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职位,却担心换职位而浪费现有的经验。我们本来有机会尝试更好的办法来改变自我,却由于我们本身的不理智,因为“不甘心”而放弃了自我改变。那么,我们有什么方式,可以帮助我们忘记这些沉没成本呢?有很多人是这样安慰别人的:“尽管结局不够美好,但是你在过程中也有不少心得体会,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。所以其实时间并不是完全的浪费掉了。”虽说这种安慰有一定的效果,但是并不会完全消除我们的“不甘心”。而消除我们“不甘心”的想法,让我们能够心安理得的选择新的方式,可以依照另外一种方式。我们先看两个例子:
2. 越过“自我设障”大家应该经历过类似的情况:本来开开心心的躺在床上玩手机,突然想到下周的项目总结马上就要交了。于是开始紧张的玩手机。
1. 维护自我形象如果我们失败了,那么其他人就会知道这个事情。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,岂不是就不会失败了?维护自我形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。而自我设障可以给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:“他只是因为那些外界原因才失败的,他其实已经很厉害了”。2. 维护自尊心如果我们努力改变却失败了,这只能证明一个我们最不想承认的事实:自身实力不足。为了维护我们的自尊心,我们需要“看起来不那么努力”。正如同很多老师常说的:“这个小孩挺聪明的,就是不太努力”。这听起来就比:“这个小孩智商不行,所以努力了也没用”更能维护小孩的自尊心。3. 突出自身实力如果我们没有怎么努力,最后居然成功了。那只能说明我们实力突出,不用努力也能够成功。正如你听过有些学霸的谦辞:“我这次考试没怎么认真考”。但是假设你真的附和他:“是啊,所以你没拿到年级第一啊”,他一定会生气。然而我们也知道,自我设障并不是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。如果我们总是给自己使绊子,我们迟早也会被它绊倒。所以,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,却又担心失败时,不妨问问自己:“如果我用现在一样的努力来做出改变,会比现在做的更好么?”3. 避免“目标导向”“那么我们下定决心,明确的列出目标,就能做出改变了么?”那么结果就会变成这样:
4. 改变“固有认知”试着猜想一下,小王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个专业的学生:经济学、管理学、计算机学、国学、希伯来文学。不用我说你也知道,希伯来文学是可以最先排除的,因为这门学科的招生规模往往特别的小。小王最有可能的是在经济学,管理学,计算机学三个专业之一的。所以,你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: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的大小。再看下面这个描述,推测一下小王是哪个专业的学生:小王23岁,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。他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,不太爱与人交流,喜欢独来独往。虽然他待人冷淡,但是在写作上有出乎意料的热情。他对外界的变化不甚关心,也不太愿意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态度。这一次,你认为小王最可能是哪个专业的学生?你是不是觉得,现在小王的专业是计算机学,国学,希伯来文学的几率变大了?而管理学,经济学的几率变小了?然而实际上,小王的性格,并不能决定他学什么专业。决定他是什么专业的学生,依然是专业的招生规模的大小。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元认知,即对自我认知的认知。而元认知较低的人,更加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。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,他们向参与者展示了有两个闪点的正方形,并且问他们,哪个正方形出现的闪点更多。心理学家发现,那些平时就很自负的人(元认知较低),往往意识不到自己选错了。哪怕在心理学家暗示他们选错了之后,他们依然选择相信自己,拒绝正确的答案。因此,当我们观察一个新事物时,我们的固有认知会限制我们的思考模式。对自己的盲目自信,反而会阻碍我们对新事物的正确判断。所以,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,却不知道未来是否靠谱,不妨问问自己:“如果我站在相反的角度上观察,改变是否对我有益?” 总结最后总结一下,有效的做出改变分为四点:
#专栏作家#卤豆干,微信公众号:卤豆干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。90后英国博士在读。让我们用科学的手段,找到合适你的商业模式。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,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,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,邮箱2522407257@qq.com。更多相关资讯,请到巅云www.rzxsoft.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.rzxsoft.cn。 |